第684章 半岛银行
在金建英和刘彩妍被安葬后的当天,遗嘱就被金秘书拆封,当面告知了具备继承资格的所有人,其中包括了作为金建英子女的三兄妹,以及金建英的两个弟弟。
不过遗嘱涉及了众多上市公司的股份继承,按照韩半岛法律,金秘书也向负责管理这一方面的金融监督院,提交了股份变动报告,此外还有国税厅也在当天,就按照规定要求所有继承人提交遗嘱副本,以此来核定应交的税额,虽然按照原则,他们不得对外披露,可这两家官方机构,反而就是最泄露消息的地方。
金融监督院有天下集团众多公司的股份变动报告,而国税厅直接有遗嘱的副本,本来应该保密的遗嘱内容,在韩半岛被理所当然的泄露了出来。
李佑是最先知道国税厅这份遗嘱副本内容的人。
国税厅甚至把核定出的税额都交了过来。
不出他所料,天下集团应交的遗产继承税少的可怜。
虽然金建英临死前,天下集团一直麻烦不断,但他还是将天下集团继承的事情处理的很有条理,起码不管是谁继承天下集团,都不需要按照法律提交那那么多的税。
要是真按照法律,交出总额百分之四十五的税款,那相当于要把近半的天下集团都上交半岛政府。
因为遗产继承,是不允许用遗产来支付税款的,必须要交钱和继承人名下的不动产。
在交税之前就要被政府代为经营。
“金建英通过了离岸信托、艺术品捐赠、海外基金会”牟贤敏凑在他身旁看着,“现在百分之八十的遗产都是不需要交税的,只需要交那百分之二十的遗产的税就行。”
“财阀继承的老套路了,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李佑轻声笑笑,“天下集团的法务部估计要跟国税厅好好扯一阵了。”
“税是一方面,”李佑将国税厅的税额文件拨到一边,用手指点了点遗嘱副本的内容,“你看看上面金建英的话。”
“天下汽车由金永俊全权处理、天下重工由金盛俊全权处理.”
“不在遗嘱里列明具体分配比例,而是要把整个天下汽车交给金永俊,把天下重工交给金盛俊。”
这可是个很大的问题。
毕竟金熙雅才是遗嘱里的天下集团的会长,可金建英没有给她留一点点天下汽车和天下重工的股份,她只能通过天下集团所持有的这两家公司的股份,来间接影响这两家公司。
可问题就在于,没能继承到金建英个人持有的这俩家公司的股份,她就根本无法具备对这俩子公司的控制力。
这相当于将天下集团一拆为三,甚至金永俊和金盛俊还分到了天下集团的部分股份,能对她在天下集团的决定,形成较大的干涉。
当然能坐上会长这个位置,就已经足够得利了。
“金建英玩的就是用拆分天下集团,来逼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刻团结起来,”李佑指向了最后一条,“看这条补充条款。”
“只有天下集团的股价达标,他们三兄妹才能完全继承整个天下集团,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产业被托管。”
李佑也摸清了金建英的想法,可惜金建英想不到自己会被杀,死的还这么早,这让很多金建英做出没多久的计划胎死腹中。
没有金建英的控场,这三兄妹一旦拆分开,怕是再没办法团结起来了。
李佑在隔天,就亲自前往了半岛银行。
同时金门集团正在斥资对半岛银行进行股权收购的消息,也在李佑令下,自己主动曝光了出去。
《半岛银行惊现财阀闪电并购!金门集团斥资万亿韩元收购股权,预计半岛财界金融版图将再洗牌。》
其实从昨晚开始,这则消息就很快就传开了。
在李佑没有令人对舆论进行管控的情况下,这件事所带来的国民舆论是极大的。
金门集团在大多数国民心中的印象是不错的,但收购半岛银行这种事,任何一家财阀都会被质疑。
社交媒体上‘#财阀正在攻击你的存款账户#’、‘#银行法有什么用处#’等字眼反而铺天盖地的袭来,一度登上热搜榜单。
还有那么一张不知道是什么人制作的漫画图,一只巨型章鱼的一只触手,正缠绕着银行的atm机。
光是这些,就让金门集团的公关部很是着急了,但在李佑的要求下,他们不能越权处理产生的舆情。
“李会长,”半岛银行的行长是个方脸小眼的男人,只是他在见到李佑时,脸上的笑容十分的不由衷,笑容里满满都是难受。
舆论给金门集团带来的,无非就是股价降那么一点,但实际上
家大业大的金门集团,根本不会因为这种级别的股价波动出现什么损失。
反倒是他们半岛银行遭了殃,光是昨晚连夜转移存款的储户就不知道有多少。
单说附近的光华门分行,凌晨三点就有储户开始排队,今早上班的时候已经排了百米的队伍。
还不仅仅是个人户,还有那些中小商户也担忧至极。
半岛银行是有前科的,它们给当初赵泰燮暗中控制的dh金控的红利可太多了,后来dh金控爆雷,半岛银行就已经损失惨重了。
“朴行长看起来不太乐观,”李佑和他简单一握手,就略过了他,往银行里面走去。
舆论自然是他有意放纵的,不然根本闹不起来。
现在金门集团迟迟没有收购到大量半岛银行的股权,成为半岛银行的大股东,也就没办法通过银行理事会来对天下集团那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动手脚。
那索性就用舆论逼他们就范。
反正金门集团也没什么损失,些许股价
不值一提。
朴行长追赶在李佑身后,面上的难受无法掩饰了。
“会长,在收购事宜上,我想我们必须要切实的谈一谈.”
李佑刹住脚步,扭头意味颇深的看向他,“朴行长这次怎么这么痛快?”
“我只能帮您尽力劝说,”朴行长叹息了一声,“毕竟我只是一个被理事会任命的行长,收购事宜还要看诸位股东。”
“请您先停一停现在的舆论,再这样下去,半岛银行的信誉就要跌落谷底了。”
“我怎么停?不管是手脚,还是耳朵嘴巴都长在国民自己身上,”李佑扭过头,继续往尽头的会议室走去,“更何况舆论针对的可不止是半岛银行,还有我们金门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