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昆仑大劫的尘埃终于落定,但三界疮痍犹在。
天河,这条昔日滋养万灵的天之血脉,如今多处支流淤塞枯竭,河床裸露着丑陋的黑褐色痂痕,那是混沌浆液肆虐后的残骸。
浊浪沉寂,水府凋敝,一派死气沉沉。新任荡魔元帅哪吒,银甲映着微弱天光,肃立云端。
他掌心托着的净世青莲,莲瓣上残留着丝丝缕缕黑紫色怨煞之气尚未褪尽,却已有温润的清光自莲心透出。
那清光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庞,也映照着脚下沉默的伤痕累累的大河。
“天河水道疏浚,以此莲残力为引,起!”
哪吒清喝,声震九霄。
话音落处,净世青莲自他掌心缓缓飞升,悬于天河主脉上空。
莲心漩涡徐徐转动,一股沛然莫御的吸力沛然生出,下方淤积的顽固混沌浆液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搅动、拔起,汇成道道浑浊的暗流,不断被吸入莲心那小小的漩涡之中。
莲台内部,法力构成的“天地玄黄阵”残韵轰然运转,道纹闪烁。
那污秽难当、蕴含侵蚀之力的混沌浆液,一入莲台便如滚汤泼雪,激烈翻腾着褪去邪异的紫黑与腥红,被净化、提纯、裂解、重组……最终,化作最精纯的一缕缕清灵之气,自缓缓旋转的莲瓣边缘,如新生的涓涓细流,重新汇入干涸的河床。
清流过处,枯竭的河脉奇迹般焕发生机。
点点翠绿率先在裸露的褐色河床上顽强萌发,那是沉睡的水灵藻类在复苏。
细密的涟漪荡漾开来,破碎的水府遗迹旁,几只通体剔透、胆怯张望的“碧水玉蟾”试探着跃入新生的水域,激起微小的欢腾浪——这是水族回归的先声。
清流润泽更远。
灌入昔日依靠天河支流“云梦泽”滋养的凡人村落,龟裂的田垄贪婪吮吸着这天上来的甘霖。
枯黄的稻禾转青抽穗,农夫跪在重新变得松软泥泘的田埂上,老泪纵横。数村合力,采昆仑新生的灵玉之胚,铸就丈高石碑立于泽畔,上书“清源”二字,古朴苍劲,感念天河重苏之恩。
碑旁,一株遭了劫火却未死的垂柳,正抽出最鲜嫩的新芽。
天河之水,再次成为滋养万物的命脉。
昆仑墟深处,作为擎天神桩的金箍棒已然褪去了狰狞的魔纹,古老的洪荒能量回路在其表面如金色血脉般明灭流转,散发出一种厚重苍茫的生机。
土地公须发皆白,拄着蟠龙杖,指尖轻触神桩冰冷的根基,一股温和博大的洪荒气息顺着他苍老的手指弥漫周身,与他体内源自大地的本源之力悄然呼应共鸣。
“老伙计们,神桩已然‘生根’,正是地脉复生之时!”
土地公的声音不高,却传遍昆仑主峰。山峦深处传来隆隆回应,那是各方山神以神魂应和。
刹那间,无数道土黄、青碧的光晕自大小山峦升起,那是山神土地们调动地脉元力所聚。
土地公深吸一口气,手中蟠龙杖顿地,以神桩为源头,一道凝练的清灵之气被引导而出。
这道清流不再像天河那般浩荡奔涌,而是呈现出一种粘稠如金液、厚重如大地的形态。
它如同拥有灵智的生命根须,沿着神桩底部,深深扎入昆仑支离破碎的地壳深处。
清灵金液所过之处,狰狞的深渊裂口发出低沉的呻吟,两侧岩壁如同活物般蠕动、靠拢、弥合。
被混沌力量深度侵蚀、布满蜂窝般孔洞的黑色山岩,在金液的渗透下,如蛇蜕皮般片片剥落,露出内里温润如玉、蕴藏灵光的崭新岩层。
细看之下,那新生的岩层中,有点点细微如星屑的玉髓物质正在凝聚、生长——正是三界炼器大师们梦寐以求的昆仑灵玉矿脉雏形。
一座曾被混沌之力拦腰斩断的巨大山峰,在清灵之气持续不断的滋养下,断口处不仅愈合如初,更覆盖上一层流转着青白辉光的灵玉质表皮,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宛如神人断臂重生,覆以玉甲。
山间枯萎的寒潭重新蓄满清澈的灵泉,倒映着新生灵玉峰顶的皑皑白雪。
昆仑祖脉,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重生。
兜率宫深处,九转紫金八卦炉炉火纯青。
炉底核心阵眼处,不再是以往熊熊三昧真火,而是那枚被彻底净化、只余最本源混沌之力的母核胚胎。
它形如一枚收敛了所有刺目光华的深紫星辰,静静悬浮,缓缓自转。
太上老君拂尘轻挥,炉壁内外瞬间亮起无数繁复玄奥的仙篆符文,层层迭迭,构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天地灵源阵”。
阵法核心正是那枚混沌母核。
随着阵法运转,母核每一次细微的自转,都仿佛与天地韵律相合,释放出精纯如水、浩瀚如海的清灵之气。这气息不再狂暴,而是温顺地被八卦炉吸纳。
炉内,炼制九转金丹所需的天材地宝在清灵之气的包裹下,杂质尽去,药性融合的速度与纯度远超以往火炼。
更有一道富余的清灵之气,被老君特意引导,化作一道肉眼可见的淡青色灵流,蜿蜒穿过兜率宫重重殿宇,直注入蟠桃园深处。
蟠桃园中,几株经历过混沌之劫、本已濒临枯死的古老桃树,根须贪婪地汲取着这股带着混沌初生之意的清灵之气。
奇迹发生了,枯枝吐翠,老干生辉。更为惊人的是,其中一株桃树的顶端,竟在短短数日间,催生出数朵不同于寻常蟠桃的、晶莹如冰玉的苞。
苞绽放,其果实在清灵之气日夜滋养下迅速膨大,表皮呈现出温润无瑕的羊脂白玉光泽,内里隐隐流淌着青碧色的灵光——新种初诞,老君赐名“玉灵桃”。
王母闻讯而来,指尖轻触一枚将熟的玉灵桃,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而温和的生命精气,颔首赞道:
“此桃蕴清灵本源,食之延寿百载,当为我天庭又一至宝。”
混沌母核,终成兜率宫不竭的灵源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