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丁包确实不错,小秦的馅料煮成那样都能有这个味道,真是有一根好舌头。之前我一直以为小谭是夸大其词,以为他是去外面又碰见一个比他年轻、比他厉害、比他有天赋得多的新人厨师,输人家太多脸面上挂不住,所以回来夸大其词各种吹嘘他的天赋。”
“没想到说的居然都是真的。”
“那你记不记得小谭还说过一个八卦?”
“什么八卦?”
“小秦十几岁的时候,他有个亲戚想要托朋友送到我们知味居来当学徒。但是他爸妈觉得读书比较重要,当学徒太苦了,所以耽误了很多年一直到今天才来我们知味居,不然早10年就来了。”
“唉呀。”聚众聊天的几位大师傅同时发出懊悔的叹息。
“怎么早不来?早该来呀!”
“就是就是!”
“小秦这种好苗子,我们怎么可能会舍得让他累着!”
“就是就是!”
“要是早10年来,我也厚着脸皮要收他当徒弟!”
“就是就是!”
此话一出,聚众聊天的几位大师傅面面相觑,互相看着对方,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竞争者三个字。
沉默片刻,相顾无言,散去。
在角落里默默吃完这所有瓜的谭维安:……卧槽,他怎么觉得他们知味居要因为秦淮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了?
另一边,秦淮一边做手搓面,一边听周师傅对他四喜汤团的点评。
在周师傅点评之前,一位不曾拥有姓名但是很有眼色的学徒端上来一个刚出锅的三丁包,周师傅顺手接过,先咬了一口。
“你的基本功很好。”周师傅一边细细咀嚼,一边慢条斯理地说,让秦淮一时之间分不清周师傅是对四喜汤团进行点评,还是对三丁包进行点评。
“之前小谭用非常夸张的语言跟我们说过很多次你的天赋有多好,你的天赋也确实对得起小谭的夸奖。我去黄记吃过你的果儿,也吃过你那时候做的三丁包,你的进步的确很惊人。”
“您居然去黄记吃过我做的果儿!”秦淮有些吃惊。
“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知味居的大师傅们基本上都戴口罩去过。《知味》的开年大刊的封面居然是一道白案点心,我相信国内只要抽得出时间的白案点心师傅,没有人能忍住不去尝一尝究竟是什么味道。”
“说句实话,我觉得你做的果儿够不上开年大刊封面的资格。但是你够年轻,许成又是一个很喜欢提携青年厨师的美食评论家,应该是有这层因素才会让果儿登上封面。”
“郑达教了你这么久,他有没有说过你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周师傅看着秦淮。
见周师傅聊到这么深入的问题,秦淮不再干活,停下来仔细想了想:“我是野路子出身,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一时半会改不掉?”
周师傅摇摇头:“这算什么毛病,你之前没有正儿八经的拜过师,会有很多小毛病和坏习惯很正常。其实我到现在都没有听懂小谭说的那个,你是从点心大全上学的点心是个什么意思。”
“不过你不是那种改不掉的,你的刀功是怎么练的小谭也跟我们说过。有什么改不掉的?认了一个好师父,手把手教你纠正,你不是一下就改过来了吗?”
秦淮:……谭维安到底有什么是没说的?
“你最大的问题是一直在模仿。”周师傅说,“你不是在做自己的点心,你是在做别人的。”
秦淮微微愣了一下,他依稀记得这个话好像有人跟他说过,但是他不记得具体是谁了,不过当时他也没有太在意。因为他做点心就是很擅长模仿,且擅长模仿所有人,无论是点心大全,网上的视频教程,还是电视剧里出现的离奇手法,又或者是真的和别人学的,对于秦淮而言模仿都是最快进步的方法。
“我是有这个问题,但这可能是我的习惯,我……”
周师傅打断秦淮的话:“我说的不是这种模仿,我说的是徒弟模仿师父的模仿。”
秦淮:?
“你的点心一直都有别人的影子,我之前在黄记吃果儿和三丁包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今天吃四喜汤团和刚才的三丁包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
“但是我又觉得很奇怪,小谭是明确说过你是没有师父的。一个没有师父的弟子,从哪儿去模仿师父,从而导致每一个点心上都有师父的影子?”
“这个毛病在科班出身的嫡传弟子里很常见,但你偏偏又不是。所以我有点想知道你说的那个点心大全,是不是小时候有人照着那本书上的方子一道道教你怎么做的。”
“还是你的天赋异于常人,你光靠看菜谱就能看出菜谱撰写者的手法和习惯,从小照着一本菜谱学,所以学成了那个菜谱撰写人的亲传弟子。”周师傅自己说完都觉得离谱。
秦淮更是听懵了,不知不觉顺着周师傅说的话往下思考,思考自己真的有这么牛逼吗。
“不过这都不重要。”周师傅说,“你既然来我们知味居交流,我们知味居就要对你负责,一定要让你学到东西再回去。”
“指法、面点、蒸点、开酥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从明天开始你就跟着我学,你点心上有别人的影子的这个毛病一定要改。”
“用别人的方子,做别人的点心,一辈子也成不了顶尖大师。”
“想要做到最好,就一定要做出自己的东西。”
“我听小谭说你早上有点起不来,可以理解,我也起不来。咱们就先暂定每天早上9点到知味居,从明天开始你就跟着我,我要好好看看你的各项基本功和你的点心究竟是怎么回事。”
周师傅三言两语间,虽然没有说要收秦淮为徒,但直接把秦淮定性为了他的徒弟,从明天开始就跟着他,和其他大师傅区分开来。
“好的,周师傅。”秦淮恭敬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