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游戏时代2》在这里的剧情发展还是挺快的,并未给夏风串联他人的镜头,直接就是一个深夜。
远处的天距离黎明还有一段时间,正是一天之中最暗的时候。
只见夏风一个人解决掉负责看守他们的金兵,然后十分顺利地带着十多名相同身份的
为首的一群汉人潜出兵营,偷偷来到江边,翻出一艘他们之前在造船时用多余材料打造并藏起来的木筏。
此时远处天边已经亮起略微光芒,江上薄雾缭绕,水浪平缓,正是渡江的最好时候。
几人也没犹豫,扛着木筏悄然下水,此时金兵这边负责守卫的人都是在防着对岸的宋军偷袭,故而也没人发现他们。
一切是那么顺利,十二人坐在木筏的两侧,拿着木板当做船桨在那里胡乱划着。
虽然他们动作也不整齐划一,但各个干活的出身,都有的是力气,如此这般操作之下,那木筏依旧是缓缓向着对岸的采石矶驶去。
而当他们驾船划出二十丈远后,那东方开始现出一抹鱼肚白。
拂晓来临,江上的薄雾渐渐消散,这时候,江面上的夏风等人终究还是引起了金兵的注意。
怒声喝骂从他们身后岸上传来,很快,十多艘快船就向着他们加速追来。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交通工具的差距了,以夏风他们小木筏,完全比不过人家的小船。
他们逃不了了!
怎么办?
船上的众人这时候慌乱起来,齐刷刷望向夏风,因为逃跑这主意本就是他提起的。
此时金兵的箭矢一支支从他们身旁飞过,夏风也很果断,直接喊道:“举盾!”
船上众人连忙从身下拿起一面面木板放在身后背上。
正如夏风所预料的那样,这些金兵不善水战,在船上这种摇摇晃晃的地方,射出的箭矢也是软绵绵的劲头大减,并不能穿透木盾伤害到夏风他们。
也就是一两个运气实在不好,被金兵的箭矢扎中,惨叫着滚落入水中。
就这样夏风等人又扛着金兵的箭雨硬是往前继续划了十几丈,眼看着金兵的船只越追越近,近到几乎能看清他们面容相貌的地步。
“弃船!”
夏风大喊一声,说完就和另一名老船把式一起“扑通”一声跃入水中。
木筏上的众人见状,也都有样学样。
好在此时他们已经过了江心,那些金兵本就没打算追太远,毕竟是小船,为了他们出事情不值当。
所以眼看木筏上众人跳江,他们也停止了追击,一边嘻嘻哈哈指着水里扑腾的众人,一边随意射出些许箭矢,坐视着夏风等人挣扎沉入江中。
冰冷的江水很快淹没了夏风等人,只是金兵看不到的是,这些落水的汉人在水里掏出鼓鼓囊囊的皮囊,一边吸气换气,一边向着不远处的岸边游去。
在付出了几个水性不好的人被水流冲走的代价后,夏风和剩下的七、八名民夫终于是顺利登上了江对岸。
死里逃生之后,这些人亦是忍不住喜极而泣,其中一些人更是什么也没有说,先是对着咆哮翻滚的江水磕了三个头,然后又对着带他们逃出来的夏风磕了几个头,这让自认为是“玩家”的夏风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不过还不等夏风几人松口气,不远处就又有一队在江边巡逻的宋兵拿着武器逼近了过来。
那几个民夫见状当即吓得浑身一抖,好在夏风主动站了出来,给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套说辞,表示自己等人是江北逃过来的大宋百姓,给宋军送来了金兵的情报。
那些宋兵闻言,也没什么警惕心,就这样随随便便带着几人回到了采石矶下的宋军大营。
等进入这军营一看,不只是夏风,就连大银幕前的观众们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无他,实在是这宋军大营里的情况糟糕到了极点。
但见那营中完全看不到丝毫戒备森严、剑拔弩张的模样,根本没有大战即将爆发前的紧迫感。
一些年龄明显很大,头发甚至已经白的宋军士卒,就那样三三两两地坐在地上,衣甲不整,把马鞍搁地上当了酒案,浑身冒着廉价的酒气。
除了这些滥饮者,还有一些宋军士卒正在聚众赌博,一些宋军士卒躺在营帐中呼呼大睡,但更多的还是像游荡的孤魂野鬼,没精打采面带愁容的于营地中散乱闲逛,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看到如此情景,就连夏风亦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只能说这世界当真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江对面的金军领袖是个好大喜功的疯癫帝王。
但他们的金兵士卒即便是不想打仗,就算再怎么厌战,军纪和战斗力终归还是有所保持的,绝不至于会松弛到如此程度。
也难怪无论是西夏皇帝李仁孝还是金国皇帝完颜亮,在提到南宋时,既有对其璀璨文化的仰慕,也有对其军队战斗力的蔑视。
不过这种情况倒是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夏风他们以一种容易的方式见到了这军营当中的管事,也即是一个模样十分年轻的军官。
只不过在听完夏风有关于江北金兵的情报后,这年轻军官眼里闪过一丝忧色和恐惧,然后又立刻像个没事人一样。
这时夏风才察觉到不对,一打听,原来这人都不是营中管事的人,同样是从江北杭州撤过来的江淮军军官。
至于营地的管事,原来领兵的王将军刚被免了职,以擅开边衅的罪名押送回京受审。
至于新任命的李将军则还在路上,也不知什么时候会到任。
可以说在金兵已经磨刀霍霍日夜准备渡江的时候,江这边的宋军还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士兵,就连夏风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
不过他也是个果决之人,眼看情况无法挽回,这又是个游戏,夏风立刻掉头就走,也不打算在这里久留了,准备直接赶往南宋国都和托尼以及圣女会合。
只不过就在夏风欲要离开时,一回头,正好看到几匹健马从营门外疾驰而来,打头的一中年男子作文官打扮,眉目间却是器宇轩昂,于温文儒雅中透着股难掩的英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