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可得抓紧机会,这么好的对象打着灯笼都难找!你看我们班同学,她对象天天催着她退学结婚呢!”
张燕手里的钢笔“啪嗒”掉在地上,她弯腰去捡时,眼眶悄悄红了。
她确实想读完大学,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再考虑婚事,却一直没敢跟家里说,没想到益民哥竟这么支持她。
张燕突然想到,周益民如此优秀,喜欢他的人,肯定很多,虽然自己的条件不差,但是,总会有更好的出现。
张建设把烟杆往腰间一别,站起身拍了拍周益民的肩膀,力道大得让他晃了晃:“好小子!有担当!就冲你这话,我这当爹的放一百个心。我们家燕子能遇到你,是她的福气。”
他转向张婶,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高兴,“明儿把那床新做的被晒一晒,不管啥时候用,先备着总是好的。”
张婶嗔怪地瞪了他一眼,手里的针线却快了几分:“急什么,孩子自有孩子的打算。燕子能安安心心上学,比啥都强。”
话虽这么说,那鞋底的针脚却明显轻快了许多,扎得指腹泛起个小红点也没察觉。
张燕感觉到有一位如此为自己着想的对象,十分开心,不过也明白周益民承受的压力。
深吸一口气,把笔记本合上,钢笔“咔嗒”一声别回衣兜。
张燕抬眼时,眼眶里的水汽已经散去,只剩下清亮的坚定:“益民哥,谢谢。”
声音比刚才稳了许多,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笃定,“不过我也不能这么自私。”
周益民刚要开口,就被她按住手背。
她的指尖带着墨水的凉意,却比任何话语都有力量:“我想着,等我们年龄够了就结婚。”
这话让屋里瞬间静了,张建设的烟杆停在嘴边,张璐嘴里的奶都忘了嚼。
张璐十分不解,明明益民哥不是说可以等吗?换做是自己的话,有一个这样的对象,肯定是读完书出来再结婚也不迟。
张燕顿了顿,指尖轻轻捏了捏周益民的手,“如果真的让益民哥等我这么久的话,我会觉得我太过于自私。”
“以前还能用年纪不够,这个理由来推托,但是明年过完生日之后,年龄就够了。”
张燕的话,把张建设他们给“敲醒”,将心比心,如果他们家有儿子的话,也不想让女方拖这么久。
几年时间太长,中间有太多的变数。
这些话像细密的针,轻轻扎在周益民心上。
他忽然想起每次回家,奶奶总在灶前抹泪说“怕等不到抱孙媳妇”
这些他从没告诉过张燕的委屈,此刻竟被她看得明明白白。
“燕子.”周益民的喉结滚动着,军大衣下的肩膀微微发颤。
“就这么定了。”张燕拿起周益民的手,放在自己的手上。
张建设“啪”地把烟杆往桌上一磕,烟灰震得老高:“好!这话像我闺女说的!”
他转头看向周益民,眼里的赞许快溢出来,“我就说嘛,俩孩子都是懂事的!”
张婶在一旁悄悄抹了把眼角,手里的鞋底不知何时已经纳好了大半,针脚密得像撒在布上的星子。
张璐突然拍手笑起来:“那我是不是就能当小姨了?”
“到时候益民哥肯定会给更多好吃的我。”
想到这里,口水都要忍不住流下来。
被张婶在背上拍了一下,却笑得更欢了。
周益民笑着说道:“没错,到时候肯定拿更多好吃的过来!”
张婶连忙解释:“益民,不用拿东西过来,璐璐只是开玩笑而已。”
要是以后一直拿东西过来,让别知道,都不知道会怎么看她们老张家。
张建设把烟杆往腰后一别,忽然拍了拍周益民的胳膊,眼神往里屋瞟了瞟。
周益民见他神色凝重,便跟着往院子角落走——那里堆着半垛柴火,雪化后的泥地里还结着薄冰。
“咔嗒”一声,张建设踢开块冻硬的煤渣,压低声音问:“益民,你还能不能弄到多余的粮食?”
他呼出的白气在两人之间散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磨破的补丁。
周益民心里咯噔一下,军靴碾过冰碴发出细碎的响:“张叔,咱们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吗?”
他记得上次送来的十斤白面还没开封,肉票也够撑到开春。
“不是家里的事。”张建设往柴垛后缩了缩,目光警惕地扫过院墙。
“有你在,家里怎么会缺粮食呢?”
他忽然凑近半步,声音压得像蚊子哼,“是科研室那边,好几个老伙计粮本上的定量不够吃,天天啃窝头都填不饱肚子。”
周益民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张燕家里就好,其他人怎么样,他管不了。
自己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只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他们搞的那个新项目,天天熬到后半夜。”张建设的喉结动了动,像是想起什么。
“王教授前天晕倒在实验室,就是饿的——他把粮票省给住院的老伴了。”
北风卷着雪沫子扑在两人脸上,张建设一脸期待看着周益民。
因为他知道,现在只有周益民能帮到自己忙。
周益民本来不想帮忙,毕竟帮忙得越多,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过看见张建设一脸期盼的样子,又不忍心拒绝。
然后就在思考,到底要不要帮忙?
粮食的话,商店里面有很多,而且一点都不贵,但是又不想暴露太多,顿时就陷入两难的困境当中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