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维约夫也知道,自家亲戚在莫斯科的宅邸,都给烧的差不多了,因此除了参军去的侄子韦尼亚明,其余人都住到梁赞乡下的老宅去。
这边就是重建,他们也不愿意钱,在乡下住著,也比如今吵闹的莫斯科要好一些。
不过他是有事情,必须要留在这里的。
小姨子索尼婭要出嫁,他这个当姐夫的,要比两个舅哥都年长,家里的事情,难免都要他来帮忙打理。
更何况丈母娘就是要见女儿还有外孙,一下子就带过来五个娃娃,也是一贯的外婆剧情。
索洛维约夫也就顺势在多尔戈鲁科夫家的庄园住下,在这里他倒是可以安静下来,除了听到园里妻子带著孩子们去顽耍的欢笑声,就没有什么能够影响他思绪的事物了。
“米沙,你怎么不和孩子们一起去玩呢?”
“我毕竟也是步兵上將,皇上任命的国务委员,叶卡捷琳娜·费奥多萝芙娜,我还是现任官,而且很年轻,大概是不能休息的。”
“我丈夫大概一生中都没像是你这样勤勉。”
丈母娘看看索洛维约夫,手上还拿著一些文件,並且在桌子上还有张展开的地图。
“这都是什么?”
“皇上要我去中国,怎么也要提前有些准备。您有兴趣到那里去么?”
“家里还有只小鸟没离巢呢,米沙。等到索尼婭结婚以后,她要是很快就怀孕,像是卡佳那样,我还得张罗家里的事情。又不像是卡佳跟著你住到了彼得堡去,她和彼佳是要住在我这里的。”
“那是因为瓦西里和尼古拉都在外有任职,瓦西里在宫廷里很得皇上的信任。尼古拉是个不错的外交官,可是他现在都没决定结婚,他可是个帅小伙,莫斯科最英俊的年轻人,姑娘们会为他发出尖叫的。”
“你真会说笑,我的儿子科里亚是很漂亮,但是还没到你说的那种程度吧?”
“这种评价应该没错,叶卡捷琳娜·费奥多萝芙娜,您可要知道,巴格拉季昂亲王的遗孀,她十三岁的时候就和我认识,彼得堡的社交场上都知道的轻浮美人,她就很喜欢科里亚。”
“不过我可不想让那个鲁莽的小寡妇靠近我的儿子。”
“您这么说,事情倒也简单。我给皇上写个奏章,这一次科里亚到使团里工作就好了,反正他也是七等文官,好用的外交官哪里都需要,我带去中国的时候也有用处。”
“但路程还是太遥远了,你这一趟要走的时间,也差不多要一年。”
“是啊,路程很遥远,可总是要去。”
“你坚持要去的话,我倒是不希望你带著卡佳和最大的两个孩子去。”
“应该带著帕沙和莉莎,他们已经是大孩子了,而且身体非常健康,比同龄的孩子们都要健康。我倒是担心其余的孩子,到时候会说爸爸偏心眼,只带著哥哥姐姐到中国去,这是一次漫长而奇妙的旅程。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长,而且我们这一路要经过很多地方,走到哪里都要停一下,也可以见识异域风情。”
彼佳要结婚,因此索洛维约夫最后决定把他留下,和索尼婭在欧洲旅行,很快他们大概就会有孩子,到时候丈母娘可有的忙。
这老太太,还没有到真正老太太的年纪,管的事情就很多了,甚至岳母还没到五十岁,她的人生居然刚刚经过一半,来到了后半程。
索洛维约夫还要看从英国来的情报,是沃龙佐夫老伯爵发来的。
他女儿要嫁个英国的勋爵,他自己也已经是英国人的形状了,倒是儿子米哈伊尔·沃龙佐夫留在巴黎担任临时的俄国驻军长官——此时俄军还没有从法国完全撤退,留在那里的军队也有数万人。
战爭是结束了,不过外交的斗爭又开始了,这一轮重点要关照的就是,英国和俄国都要派人到清朝去,使团的规模还都不小。
只是俄国这边因为了解中国的情况,也没有闹什么“特命全权大使”的笑话,很多事情是要到地方去谈判的。
而英国那边,利物浦勋爵这边,已经授意阿美士德,他作为“联合王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並且率领使团前往东方。
只是英国人现在的保密意识可能很差,加上沃龙佐夫在那边很有些人脉,因此情况打听的特別清楚。
副使的人员是亨利·埃利斯先生和小斯当东爵士,后者也是少数熟练使用汉语的英国人。
在这一点上,索洛维约夫都想要嘲笑英国人的傲慢自大。
他们称霸了海洋,虽然愿意去研究人家的文化习俗,可是语言却掌握的不好。
尤其是中国还是在全球贸易体系上一个重要的封闭节点,说她封闭是因为清朝的政策是有限的“自由贸易”,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关锁国”,本质上是接受了明朝时期,甚至是宋朝的那种榷场制度的延伸。
朝贡的国家,或者邻近的部落,需要持有相应的贸易许可或者是凭证,这样才能够和天朝上国进行贸易。
李成梁当初给努尔哈赤的凭证,还是在他击败了尼堪外兰以后,这才陆续完全掌握的。
海西女真手上的贸易文书,那就更多了。
清朝沿袭的都是明朝的政策,而且此时在口岸上对於各国的贸易限制並不是那么严重。
会来事的荷兰人过去的自由度就很大,甚至俄国这样从陆地上来的,都可以在北京城附近开设货栈。
葡萄牙更是租借了澳门,这事儿还是明朝时候发生的,等到了清朝入关以后,他们在最初帮助了南明挣扎几下以后,也选择了给本地的汉人剃头,滑跪的那叫一个丝滑。
要说强占,那也要等到鸦片战爭以后,更何况这个问题还是从明朝开始就遗留的问题。
明清两朝,那需要解释的坑可太多了。
但是因为英国人的出现,清朝总是对欧洲国家有些警惕的。
乾隆年间的使团以后,还出现了英国人占领澳门,进而和清朝官方发生衝突的事件。
这也是在拿破崙战爭期间,因此双方也很不愉快。
考虑到英国又出兵清朝的附属国,和缅甸发生衝突,这些事情在驻藏大臣、云贵总督和云南巡抚的奏摺当中,也都有所体现。
清朝对於英国的態度,那就是相当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