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情一直让卡斯尔雷子爵头疼,那就是俄国人现在这个要钱的態度。
他知道俄国的经济状况很差,之前和法国的交战,导致国內的財政赤字严重,而且在伦敦还发行了国债。
俄国的信用不好,將来就有可能赖帐,一时间对於伦敦的那些银行家们也非常头疼。
他们缺钱,虽然英国可以拿这个来压制,但是亚歷山大会要价的。
更何况沙皇的密友是世代皇商,又要考虑到索洛维约夫那个“奸商”家庭出身的。
说起来,索洛维约夫確实也参与了不少挖坑的行动,而且他也精於算计,对於金融业很有了解。
也包括银行家的老婆,雷卡米尔夫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候,都是和他在一起的,多少他也知道了银行家的老婆在各个年龄段的心態都是什么样的。
这样他也比较方便来对付那些银行家了.
虽然他更喜欢的,大概就是把那些投机商统统的枪毙,但他在沙俄做不到这个。
要是换成雅各宾派,或者更激进的派別,大概是可以的。
现在上面有个沙皇,亚歷山大又特別喜欢装成弥赛亚,不像是保罗那样喜欢亲自下场开团。
要是保罗,大概能让大贵族们上供,每年认捐,可亚歷山大做不到这个。
因此,要钱的时候,总是在盯著英国人的心理状態。
现在已经是事实上的第七次反法同盟,只不过对於法国要怎么办,各方面的態度是不一样的。
先跳出来的繆拉,很快就被击败,现在那不勒斯已经復辟成功,又变成了过去的波旁在统治。
但维也纳会议这边,现在还没有最终確认下来,到底都有哪些领土划分,要恢復到1790年,確认的也就是保留德意志邦联里38个大邦国、主教区和自由市。
少了一个,就是不伦瑞克。
“黑公爵”事实上已经从家里搬到了布鲁塞尔,本地人也还是愿意接纳他的,也包括一直覬覦这块地盘的奥兰治亲王。
当然了,因为要打仗,他把老婆,两个儿子和女儿都送到了英国去。
玛丽这回又换了个地方避难,其实她更希望回卡尔斯鲁厄的母亲和弟弟身边。
结果,现在的情况就有些离谱。
她去了英国,“黑公爵”自己留在布鲁塞尔。
他等来了威灵顿,还有些英国援军,不过兵力有限,还要把荷兰人叫来,以及一些德意志诸侯的军队。
比较有趣的,大概是荷兰军队里还有个將军,是昔日苏沃洛夫大元帅那位助手的弟弟。
但现在这些军队,让公爵本人看著,他也头疼。
素质参差不齐,也就自己带来的不伦瑞克军团,英王德意志军团和那点英军精锐是有战斗力的。
他都不指望荷兰人和普鲁士人,要知道老公爵是腓特烈大王的外甥,多年的普军总司令。
旧普军也就是比较僵化,而且因为损失太大变成了大號民兵营。
而新普军,逃跑那都是成群成群的,他和索洛维约夫一路在1813年的战斗当中,是没少见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营的普军能够整体开小差,连带著军官,好歹以前的旧普军得挨了揍才能溃散。
大概能够指望的,也就是联军这边赶快集结起来。
但就是最快的估计,除了知道拿破崙一定会迅速行动的索洛维约夫,其余人等,现在也搞不清楚法军的集结速度。
但同盟这边还是要搞的,亚歷山大终於通过出兵20万,以及提供后备军,换来了英国人对军费支持的加码。
实际上要是对付法国,还真的需要俄国军队在战场上多多表现。
沙皇现在看到了新的反法同盟条约,他的嘴角是压不住的。
“陛下,只是我们还是有一点需要注意。”
“索洛维约夫,你要关照的事情也太多了。这个时候,你老婆和你的女管家都刚生了孩子,你应该去陪陪她们。”
“是啊,两个可爱的女儿。”
索洛维约夫非常得意,他就是个女儿奴。
但是在回去短暂的陪老婆之前,他也要给亚歷山大讲清楚一些情况。
“陛下,现在法国国內的情况,大概还是非常团结的。拿破崙只是失去了那不勒斯这个盟友,可是欧仁在义大利一直按兵不动的搞武装中立,这样就导致了奥地利不能够破坏目前的既定事实。更何况去年在那里,曾经有一个停战协定。”
“你要说的是什么?”
“我想法国军队,大概能够集结起来更多的人马,北方军团的侦察情报,大概总兵力会比我们过去预计的还要多两万人。但我们的盟友现在被削弱了,而且萨克森的情况”
亚歷山大知道,萨克森和旺代的两个雷,都是根据普鲁士的情况量身定做的。
索洛维约夫几乎没对外人说过,这两个布置的用意,也就亚歷山大本人知道些情况,连尼古拉这样亲密的师生关係,都不了解里面的布置是个什么情况。
索洛维约夫过后还要给尼古拉补课,现在他在地图上,也標记出来了行军线路。
“陛下,要是我回到军队里去。应该让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从柏林这边通过,不经过萨克森。”
“德勒斯登的问题很麻烦的,我们不能放弃普鲁士盟友。”
虽说雷都是俄国埋的,不过亚歷山大还是不太希望放弃这个盟友。
“我们要是去了,也会给拖在那里。萨克森现在都知道了,是俄国和普鲁士的密约,最后导致了萨克森的土地面临被瓜分的危机。重要的还是行动迅速,要用我们的军队快速的经过普鲁士,渡过易北河,到达莱茵河畔。但是行军的时间也要控制一下,我们要在6月下旬到达鲁尔。”
“这样行动速度,未免又过快了。米沙,你虽然头脑好用,可是前后说的却自相矛盾。”
“我们还有联军,除了英国人和在莱茵河的普鲁士人,不可能有人比我们更快了。更何况奥地利人还一直有个问题,他们的反应速度很慢,甚至又不能选用个合格的统帅。”
原因倒也简单,虽然卡尔大公的本事大家都知道,但是现在奥地利的这个体制,看起来也不是他发挥的地方。
因此带队的,还是让拉德茨基一直在做引体向上的施瓦岑贝格亲王,就他那个速度
“因此,就需要给我们的盟友信心,至少让他们知道俄国军队就在附近,能够保障他们的后路。但是还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