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悠远漫长且难以测度、仿若永无尽头的 138亿年前,当宇宙初露锋芒,呈现出的是一片混沌未开、迷蒙难辨且令人茫然无措的景象。那时的宇宙,全然不似如今这般绚烂缤纷、美轮美奂,一丝光亮的踪迹都难以寻觅,唯有广袤无垠、深不见底、犹如无尽深渊般的黑暗,弥漫于每一寸浩渺的空间。
在这混沌不清、神秘难测的境地中,时光宛如潺潺流淌、绵延不绝的涓涓溪流,悄然无声地消逝。漫长的岁月仿若无尽的长河缓缓淌过,其数量之浩大难以精确计量。四周弥漫的混沌之气,受某种高深莫测、难以言明的神秘力量吸引牵引,缓缓朝着中心聚拢,逐渐凝结成硕大无朋、令人惊叹的巨蛋。这颗巨蛋,恰似孕育未知与奇迹的神秘容器,深藏着无尽的奥秘玄机。
不知历经了多少漫长岁月,巨蛋之中正悄无声息却又仿佛蕴含着无尽神秘力量地孕育着一位巨人。十亿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快得让人难以捕捉。沉睡的巨人,终于在某个神秘关键的时刻,缓缓睁开那仿佛蕴含着宇宙神秘力量的双眸。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震撼寰宇、仿佛能撕裂宇宙的巨响,巨人以震撼人心的姿态破壳而出。巨人破壳的瞬间,强大的能量波动如汹涌的浪潮向四周扩散,空间为之震颤。他痴痴地凝视着眼前广袤无边、望不到边际的黑暗空间,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渴望与坚定信念。十万八千年匆匆流逝。漫长的岁月里,巨人沉浸于对黑暗的思考与感悟之中。终于,在仿佛被命运注定的时刻,巨人毅然举起与自己一同从蛋壳诞生、蕴含神秘莫测力量的斧头。他表情庄重肃穆、坚毅果敢,全身肌肉紧绷,仿佛将所有的力量都汇聚于此。
巨人拼尽全力,朝四周奋力挥砍。只听得一阵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能劈开天地的铿锵之声骤然响起,强大的力量如汹涌的波涛,一波接着一波,将清气与浊气逐步劈开。巨人不知疲倦,仿佛拥有无穷无尽、永不干涸、永不消散的精力。他的手臂如同机械一般,持续不断地挥舞着斧头,不知挥砍了多少次。每次挥砍,都伴随着强大的力量波动和璀璨的光芒。渐渐地,轻盈飘逸如梦幻之雾的清气上升,沉重厚实如凝重之土的浊气下降。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巨人停下那不曾停歇的劈砍动作。此时的他,汗水如瀑,气息粗重,但眼神中充满了欣慰与满足。
上升的清气逐渐幻化成澄澈湛蓝、一望无际、深邃辽阔的天空,那蓝色如同纯净的宝石,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下沉的浊气变成辽阔无垠、广袤无边、坚实厚重的大地,大地之上,似乎有无尽的力量在涌动。在天地逐渐成形的漫长而艰辛的进程中,十万年的光阴悄然逝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天地之间的力量不断交融磨合。直至清气完美地化为天空,浊气稳固地成为大地,清气构成的天空宛如巨大而温柔的怀抱,将浊气形成的大地严丝合缝地包裹。
巨人此时力竭倒下,伟岸的身躯化作四根顶天立地、雄浑壮阔的天柱,稳稳地矗立在大地的四方。四根天柱犹如定海神针,有力地支撑着新生的天地,使其稳固安宁。巨人的左眼变成火红硕大、光芒万丈、璀璨耀眼的星辰,光芒炽热强烈,仿佛能焚烧一切。右眼变成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绚烂夺目的星辰,散发着柔和宁静的光芒,宛如夜空中的明灯。两颗星辰缓缓上升,给天地带来独特而珍贵的光明与温暖,成为天地的守护者。巨人的身体融入大地,慢慢滋养着大地。自此,这片广袤且充满无限可能的大地上诞生的生物,白天能够目睹火红的星辰,感受炽热的活力;夜晚能够望见洁白的星辰,沉浸在宁静祥和之中。
两颗星辰在照耀大地一百亿年之后,天空中出现了五颗璀璨耀眼、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的星辰连成一线,犹如闪耀的宝石项链,悬挂在天幕之上。五星出现之后,大地上开始出现了生命,继而又过了三十七亿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之中,这块大地上出现了众多的生命霸主,但都慢慢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也没有形成或者极少留下存在的痕迹于这片大地。
直至五千万年以前,一群与开天地的巨人相似的生命现身,又经过一百万年的发展,这群小巨人已经拥有了数量可观的族群,其中一些开启了灵智,出现了一些有智慧的人,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也开始对周边的一切进行观察探索。其中有一位族群中的智者通过对天空的细致观测,发现白天火红的星辰按时从同一方向升起,在特定的时刻落下,直到洁白的星辰升起。当火红的星辰升起时,他们感受到温暖光明,仿佛被强大而柔和的力量拥抱;当洁白的星辰升起时,感受到丝丝寒冷静谧,仿佛置身于神秘未知的世界。渐渐地,在这群生物中,一位智慧、德高望重、备受尊崇的老者称他们自己为“人”,将火红的星辰称作“日”,日出现的时期称为“白天”,日升起的方向称为“东”,日落下的方向称为“西”,将白色的星辰称为“月”,月出现的时间称为“夜晚”。
“小皓皓,这下知道日月的来源了吧。”说话的是一位老者,他上身穿一件红背心,下身是宽松的黑裤,光溜溜的双脚搁在一块阳曲木上。这位老者面容慈祥,眼神中盈满如春风般的温和以及如暖阳般的关爱。那温暖柔和的目光,恰似春日里和煦轻柔、抚慰人心的暖阳,似乎能将世间一切的阴霾与寒冷尽数驱散。他微微上扬的嘴角挂着一抹能融化人心的笑意,双手小心翼翼地搂着怀中仿若珍宝般的小男孩。
小男孩头戴一顶虎头帽,身着绣着五颗星星的黑色马褂和小短裤。虎头帽活灵活现,仿佛满蕴着无尽的活力与童趣;马褂上的星星绣制得精巧细致,闪耀着温馨的光芒。小男孩看上去仅有三四岁,乖巧伶俐。那粉雕玉琢的模样,宛如世间最精致绝美、巧夺天工的瓷娃娃般可爱,让人见了就忍不住想亲亲他那红扑扑如熟透苹果般的小脸蛋,仿佛亲上一口便能体会到无尽的甜蜜与温暖。他的面容与老者有几分相仿,都有着圆润的脸部轮廓和挺直的鼻梁,相似的模样仿佛是生命延续的奇妙印证。只是小孩眉心有颗不易被察觉的黑痣,恰似隐匿在深沉黑夜中的小星星,若隐若现,为他增添了几分神秘迷人的气质。
躺在躺椅上的老者约有 70多岁,外貌质朴平实。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纵横交错的皱纹,那些皱纹好似古老的树皮,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又像岁月的年轮,无声地记录着他历经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然而,即便岁月留下了这般深刻的印记,也难以遮蔽他眼中闪烁的睿智光芒。那光芒深邃且明亮,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迷雾,洞察世间万物的真谛。他那饱含深情的眼神,每当望向怀中的小孙子时,便会流露出无尽的疼爱与宠溺。
老者乃是子伍国声名远扬、备受尊崇的星象官皓恒,此刻,他双臂紧紧搂着怀中被视作生命至珍的小孙子。然而,这小孙子却不停地试图挣脱,一心想要逃离,可每次都被爷爷那有力且温暖的怀抱牢牢束缚。在这静谧祥和、满是安宁氛围的时光里,爷孙俩仿若一幅世间最为温暖、最为动人且魅力无穷的绝美画卷。他们之间流淌着的浓浓亲情,宛如春日里那柔和温暖、宜人的暖阳,丝丝缕缕、轻柔至极地抚慰着彼此的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无尽的温馨与宁静之中。皓老爷子膝下育有三子两女,而这小男孩正是他最小儿子老五家的孩子。此刻,被老爷子紧紧拥在怀里的小皓逸睁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犹如两颗纯净无瑕、璀璨夺目的水晶,眼眸中满是期盼与委屈相互交织的复杂神情。
皓逸此刻心里暗想:“这大伯讲的不就是蓝星上盘古开天的故事嘛,怎么这里也有。”他眼巴巴地望着老者,声音软糯得好似刚出炉的棉花糖,带着些许孩童的稚气以及对许久未见之人的担忧,轻轻地问道:“大伯,那皓靖宇和何莲什么时候回来呢?我都一年多没看到他们了,他们做的饭菜比你们这好吃多了,你们这的饭菜太清淡了,我都好久没吃烧烤了。”小皓逸说完这话,老者眼中的神色瞬间黯淡了数秒。那一瞬间,仿佛厚重的乌云迅速掩住了他眼中原本明亮的光芒,让他的眼神变得黯淡且忧伤,无尽的忧虑如潮水般瞬间涌来。但很快,老者凭借多年的阅历和内心的坚毅迅速调整了情绪,那道明亮的精光再次在他眼中闪现。
他带着满满的宠溺,轻轻地轻抚着小孩的头,用无比温和且充满安慰的口吻说道:“我是你爷爷,不是你大伯,他们是你的爹爹和娘亲,不可直呼他们的名字。你爹爹和娘亲他们很快就会回来了,他们呀,只是出去给皓皓打猎了,皓皓不是最喜欢吃烧烤吗?”然而,老者此时心中实则毫无把握。在这个充满机遇和危险的世界中,前往始皇陵的人,从未有谁归来的消息传出,唯有那个被众人称作疯子的——“狂刀独孤问”去了能够返回,但如今也无人知晓独孤问离开始皇陵之后的去向。曾经,他是世人眼中惊才绝艳之辈,被冠以天才之名,而今却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即便找到了他,他也未必愿意透露有关始皇陵的丝毫信息,那件事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如今的他不过是个没了心的活死人。
老者内心极度渴望儿子归来,可那希望却如同风中微弱摇曳的烛火,飘忽不定,渺茫至极。或许子伍先生知晓始皇陵的消息,老者的眼眸中因而又多了几分希望,但已经十三年未曾听闻子伍先生的任何消息,眼神随即又暗淡了几分。那时子伍先生虽未曾见过靖宇,却也对靖宇满怀希望和疼爱,还曾托他给靖宇送去一些书籍和资源。老者陷入了回忆当中,而皓逸听到老者如此说之后,也不禁忆起了过往之事。这,是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世界。
皓逸,乃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的首个名字。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皓逸于蓝星上是一位正在出差途中的建筑师,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车祸。当他再度醒来时,竟成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在变成婴儿的那一刻,他尚未来得及宣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懑,便被人温柔地抱起,轻声且饱含爱意地说道:“从今天开始你就叫皓逸。”那一刻,他心中并无刚出生的婴儿那般对未来的迷茫与无知的恐惧,而是在心底痛骂苍天:“我辛辛苦苦奋斗了三年,掉了不知多少头发,耗费了不知多少脑细胞,你这可恶的老天,我刚刚才考过了一建(一级注册建筑师)啊,正准备在建筑行业大展宏图,开创一番事业,却给我来一场车祸,把我送到这当了一个婴儿。”他极想大声骂出来,可此刻的他只是个婴儿,无法说出任何话语,只能在心中暗暗咒骂老天跟他开玩笑。
就在这种满是抱怨与愤懑的情绪中,他与这个世界的父母在一个山清水秀、仿若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生活着,那是一座位于湖边的茅草屋,却构筑成了皓逸和他在这个世界的父母温暖的家。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茅草的罅隙倾洒入屋内,唤醒了沉睡中的一家三口。父母总是轻手轻脚地起身,唯恐惊扰了尚在梦乡中的皓逸。母亲会率先移步至简陋的灶台旁,点燃炉火,为一家人精心筹备简单却饱含深情的早餐。父亲则会悄然走出茅屋,前往湖边打来清澈的湖水,顺便察看有无新鲜的鱼虾,以便为餐桌增添一份别样的美味。当皓逸揉着惺忪的睡眼醒来,迎接他的永远是父母那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问候。一家三口围坐在略显粗糙但整洁无比的木桌前,尽情享用着热气腾腾的早餐,有刚刚烤好、香气四溢的玉米,还有母亲亲手熬制的香甜米粥。
白天,父亲会领着皓逸到湖边漫步,教他辨别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讲述大自然的奇妙故事。母亲则在茅草屋内缝补衣物、清扫房间,让这个小小的家始终维持着整洁与温馨。有时,父亲会带着皓逸一同捕鱼,每当皓逸瞧见网中活蹦乱跳的鱼儿,都会兴奋地拍手欢呼。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渲染成一片金黄,一家人会坐在茅草屋前的草地上,沉醉于这绝美的景色之中。母亲会轻轻哼起悦耳动听的歌谣,父亲则将皓逸紧紧抱在怀中,指着天边绚丽的晚霞,为他描绘着美好的未来。夜晚,皓逸躺在父母中间,聆听着他们轻柔的呼吸声,感受着他们的体温,安心地沉入梦乡。窗外,微风徐徐拂过,茅草屋发出沙沙的轻响,仿佛在为这温馨的场景轻声伴奏。每逢节日,父母会用彩纸和野花为皓逸制作精美的小礼物,尽管并不奢华昂贵,但每一份都满溢着他们深沉的爱。而皓逸也会以自己稚嫩的画作作为回赠,让父母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在这三年多的时光里,虽然生活清苦,但每一个瞬间都盈满了爱与关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皓逸的记忆深处,化作他心中永恒的温暖港湾。而在一年多前的午后,这个世界的父母准备外出的前一天,他被父母安排到爷爷身边,由爷爷照顾。此后便再未见过他们,此刻皓逸和这个世界的爷爷生活在一座四进四出、布局精巧的四合院中。
还未走进这个四合院,远远的就能看到朱红色的大门庄重威严,镶嵌的一对铜环在阳光下闪耀,仿佛诉说着往昔辉煌。门内是青石甬道,蜿蜒通向各院落。四合院房屋错落,飞檐斗拱精巧,雕梁画栋精美,屋顶瓦片整齐如鱼鳞,闪烁光芒似在讲述岁月。院子里绿树成荫,有银杏、柳树、松柏。银杏叶随风摇曳,柳树条随风飘舞,松柏挺拔守护。树下有石桌石凳,花坛里四季花卉不断,花香四溢。此刻,皓逸和爷爷在院子里的亭子里,门窗与墙壁映衬如古画。爷爷摇着蒲扇驱蚊虫,微风拂过带来凉意。小皓逸被迫依偎在爷爷怀里,感受着温暖与宁静。
在这座散发着古朴韵味的四合院中,总共居住着十二口人,此外,还有一只活泼欢跳的狗和一只温顺乖巧的猫。这里有天真无邪的皓逸、慈祥和蔼的爷爷和奶奶,爷爷的另外两个儿子以及他们各自温馨和睦的家庭成员,同时还有两位在爷爷家勤恳帮忙的人。
其中一位每日精心打理着花园。每一株花草在他的悉心呵护与照料下,都尽情绽放出最为绚烂迷人的姿态。而另一位则帮忙整理并协助记录着皓恒需要记录整理的内容。
那只狗狗早在皓逸和其父母生活在一起时便已存在,它如同一位忠实的伙伴,陪伴着他们共同度过了无数难忘的美好时光。听爷爷满怀深情地回忆,这只狗狗是和靖宇一同长大的,靖宇还亲切地称呼它为皓墨。它是靖宇小时候外出游玩时带回来的,这是一只浑身漆黑如墨、威风凛凛的大狗,它矫健的身姿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无不彰显着它的不凡。然而,调皮的皓逸却一直叫它旺财。
那只猫是大伯家养的,大伯给它取了个可爱的名字叫点点。可执拗的皓逸却固执地称呼它为汤姆。
皓逸在这个世界的两个伯伯和他们的家人对他关怀备至、宠爱有加。每当皓逸不小心犯下错误时,伯伯们总是宽容大度地笑着摇摇头,那眼神中丝毫没有责备之意,满满的都是无尽的包容与深切的疼惜。伯母们更是体贴入微,她们会精心为皓逸准备各种美味可口的点心,悉心照顾着小皓皓。
两个姑姑只是偶尔带着家人回来看望。可每次到来,都会给皓逸带来许多美味诱人的食物和崭新漂亮的衣服。皓逸此时身上所穿的那件绣着精美图案的小褂子,便是二姑姑精心挑选带来的。这漂亮的衣服让他看起来更加可爱活泼,宛如一个精致的小童子,惹人喜爱。
两个姑姑中,其中一个嫁到了子伍国的国都延安城中一户被众人认为很有福气的人家。关于有福气这件事,这是大伯对小皓皓说的原话:“小浩浩,你二姑姑嫁过去是那个小子的福气,不知道这小子上辈子积了多大的德才娶到了你二姑姑,你小子以后也要找一个像你二姑姑一样好的人。”而大伯不止说了一次,每次听到这话,小皓皓心中都会一阵鄙视,(毕竟二姑父在二姑姑面前就像没来这个世界之前,蓝星人们口中所说的“耙耳朵”一样)。而另一个四姑姑则还在武当潜心求道。
大伯家有两个孩子,是一对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兄妹。哥哥皓明已然九岁,妹妹皓月也有七岁了,他们都已经在学堂里上学读书,勤奋求知。皓逸向来不叫他们哥哥姐姐,总是直接直呼其名,每次都会被这个世界的伯伯们抱起来轻轻在屁股上拍两下,但那也是充满疼爱的拍打。二伯家只有一个小女孩,大约七岁,名叫皓曦。她长得宛如一个精致的瓷娃娃,也在学堂里求学。他们都比小皓逸年长一些。再过一年,等这个世界的皓逸满五周岁的时候,也到了该去学堂念书的年龄。
在这个看似平淡却充满温馨的四合院里面,平常晚餐过后,所有的孩子都会兴高采烈地围聚在爷爷身旁,缠着爷爷给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爷爷总是面带和蔼亲切的微笑,眼中闪烁着回忆的温暖光芒,耐心且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往事。偶尔,爷爷也会讲一些子伍先生的事迹,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些遥远的岁月之中。
但今天,只有皓逸和老爷子,他们安然享受着这难得的独处时光,氛围温馨而宁静。而就在讲完故事的此刻,天色不知不觉地黑了下去,这个世界的奶奶也迈着轻柔的步伐缓缓走来,为他们在亭子的四周细心地点上了灯笼。灯笼散发着柔和温暖的光芒,照亮了这一方小小的天地。奶奶还带来了一大一小的两床被子,动作轻柔地分别盖在他们身上,那充满关怀与疼爱的轻柔动作,仿佛能驱散夜晚的凉意,然后看了老者和皓逸一眼之后就回去了房间。
而在那遥不可及、仿若与世隔绝的六万里之外,存在着一片沉郁深邃到极致、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暗之境。在这片宛如无尽深渊般的黑暗当中,不时会有几双仿若从九幽艰难爬出的鬼魅般的眼睛,闪烁着极度诡异且令人胆寒的光芒。
它们悄无声息,如同飘忽不定的幽灵,朝着皓恒他们所在的方位窥视着。那眼神中,布满了如蛛网般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血丝,令人触目惊心,仿佛被无尽的怨念和深不见底的仇恨所浸染。从中透露出的愤怒犹如汹涌无边、肆意翻腾的血海,携带着一种能在瞬息之间将人的灵魂吞噬的狂暴力量,似乎要把所见的一切都毫不留情地拖入那永无止境、深不见底的血腥深渊,让其在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中永远沉沦,无法解脱。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子伍国的上空,不知何方神圣隔空对着黑暗之境的方向拍出气势磅礴的一掌。这一掌携带着排山倒海之势朝着黑暗之境飞去,刹那间,黑暗之境陷入了彻底的黑暗,之前弥漫的血腥气息与令人胆寒的寒光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那人也如同影子一般就此消失在了子伍国的上空。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丝毫未对皓恒爷孙这一老一少产生影响。皓恒尽管有所察觉,但于此刻的他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纵情享受当下与小孙子相处的温馨时刻。随后,一老一少就这样怀揣着各自内心的幸福以及对美好的憧憬,静静地沉浸于自身的思绪当中。渐渐地,老爷子和皓逸在那张古朴且舒适的躺椅上,缓缓地被那如轻柔薄纱般无比温柔的倦意层层包裹。他们的呼吸渐趋平稳且深沉,恰似夜风中轻缓流淌的优美旋律。脸上的神情也愈发显得放松与安详,仿佛世间的一切纷扰都已遥遥远去。老爷子的嘴角还挂着一抹淡淡的、如春风般温暖和煦的笑意,似乎在梦中仍在回味着与小孙子共度的那些温馨美好、令人难忘的时光;小皓逸则微微蜷缩着身子,像一只惹人无比怜爱的小猫,双手紧紧地抓着爷爷的衣角,仿佛在梦中回到了蓝星那熟悉而又遥远、充满回忆的所在。
微风轻轻拂过,温柔且细腻地吹动着他们的衣角和发丝,四周的树叶沙沙作响,恰似在为他们倾心演奏一首轻柔舒缓、如梦如幻的摇篮曲。就在这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中,老爷子和皓逸慢慢地、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在他们还未醒来之际,那火红而巨大的太阳已然从东方缓缓升起。它宛如一个熊熊燃烧、炽热无比的巨大火球,肆意地散发着炽热而耀眼、令人无法直视的光芒,将整个天空染成了一片绚丽夺目、美轮美奂的橙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落在爷孙俩的身上,带来了丝丝缕缕温暖而惬意、令人陶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