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京汉城边上的汉江飘着薄雾,使得整个城池都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
经过郑彬苦心劝导的朝鲜世子李暊,此刻也正立于昌德宫的仁政殿前。
他的双手交迭于胸前,拇指微微颤抖。他身着赤罗衣、青缘边的世子冕服,腰间青色玉带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邸下,大明天使到了。”
左议政郑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低声的朝着李暊禀报着。
李暊深吸一口气,喉结上下滚动,忍住心中的恐惧和紧张,声音也带着一丝颤抖的感觉,说道:“请郑相备香案,设龙亭,依《大明会典》规制迎接。”
李暊自幼师从朝鲜大儒李大中,自是熟读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尤其精研《春秋》之大义。
在他的心中,大明不仅是朝鲜的宗主国,更是礼乐文明的象征。
如今面对天朝天使,李暊的心中是既感惶恐,又怀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向往。
很快在一切就绪之后,在鼓乐声中,赵文华与兵部尚书谭纶缓步过来。
赵文华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傲然的笑意,在他旁边的谭纶,脸上虽然没有笑意,但眼神之中的傲然之色,比起赵文华来,也是不遑多让的。
而这就是上邦天朝的自信与威严!
并不是一个藩属之国的小小世子能够动容的。
李暊远远望见二人身影,立刻整理衣冠,趋步上前,行五拜三叩大礼:“下国世子李暊,恭迎天朝上使。”
赵文华和谭纶看着如此恭敬懂事的朝鲜世子,两人微微颔首,对着李暊说道:“世子请起。”
李暊恭敬谦逊的起身,又对着赵文华和谭纶,露出了一抹讨好的神色,“天使里面请。”
赵文华和谭纶满意的看了李暊一眼,就当仁不让的朝着李暊的仁政殿内走去。
在入殿落座后,赵文华就开门见山道:“不知世子今日请本尊和谭尚书来,是所为何事?”
李暊紧张的后背渗出冷汗,又不由朝着郑彬看了一眼。
郑彬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李暊这才在心里暗暗的松了口气,又鼓起的勇气对着赵文华和谭纶一拜。
“小王今日请两位天使过来,是特地请罪的。”
赵文华和谭纶故作惊讶的又看了李暊一眼,“世子何出此言?”
李暊立刻离席跪伏于地,额头触地,语言紧张真挚的回道:“是下国愚昧,暊确实收受过上国钦犯罗龙文的贿赂脏银,但在当时,暊实不知其来历。如今追悔莫及,暊愿悉数奉还天使,并请上国治罪。”
一旁的郑彬,在这时候也跟着李暊跪在一起,态度端正极了。
谭纶故作生气的冷哼一声,继续道:“二十万两不是小数目,世子一句'不知来历'就想搪塞过去?这未免也有些太儿戏了吧?”
赵文华在此刻也没有说话,但是他的眼神和态度,也是如此。
这一瞬间,殿内气氛也骤然凝固。
李暊只觉感到一阵眩晕,眼前浮现出《春秋》中写着的小国因失礼而被大国讨伐的场景。
他恐惧的咬紧牙关,强迫自己保持清醒。
“暊不敢。”
李暊声音微颤,又紧张恐惧的拜在地上,“暊愿上书大明皇帝陛下请罪,并加倍偿还贿赂脏银.”
“天使在上!”
郑彬突然出声,“那罗龙文隐匿在朝鲜期间,还藏了三百万两白银的脏银,购置了大量产业。如今天使降临,我们邸下会积极配合天使,将这些脏银和罪产都找出来,原封不动的交给上国。”
李暊听到郑彬这话,也不禁愕然抬头,正对上郑彬意味深长的目光。他瞬间明白这就是郑彬的智慧。
李暊连忙抓住话题,接着说道:“天使在上,暊愿意积极配合天禧,命人查封钦犯罗龙文在朝鲜的所有罪业,以及隐匿的脏银!”
赵文华与谭纶看着这俩的朝鲜君臣的表演,也交换了一个眼神。
片刻沉默后,赵文华捋须淡淡道:“世子能有此心,足见恭顺。不过,近年来倭寇猖獗,我大明陛下希望能在朝鲜的济州岛和釜山港长久驻军,以靖海疆。不知朝鲜方面能否理解。”
李暊闻言心头一震。
济州岛乃二百年前朝鲜向大明乞求的牧马之地,釜山港则是一处朝鲜商人进入外海的港口,虽不重要,但也是朝鲜的土地。
所以这一刻,李暊心里也不禁慌张了起来。
以为大明是要索要朝鲜的土地。
但在转念之后,李暊又想到《孟子》所言的“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不禁又觉得此乃小国生存之道。
于是乎,李暊就恭敬的拜道:“天朝为剿灭倭寇而劳师,朝鲜自当效犬马之劳。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容暊与父王群臣商议后再禀明天使。”
赵文华和谭纶又对视了一眼,知晓此事也急不来。
他俩又淡淡的嗯了一声,“自是如此,世子应该向国主禀告,和朝鲜群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接着李暊又恭敬奉承和宴请着赵文华和谭纶两人,直到午后才宴罢席散。
到了夜晚的时候,李暊独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他的案头上摊开着一本纸张微微泛黄《皇明祖训》。
这玩意的效力,差不多就相当于后世的宪法。
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又自称是“小中华”,自然也是对《皇明祖训》敬畏有加。
现在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李暊也只能从《皇明祖训》里找答案了。
书房内的烛火摇曳着,李暊反复咀嚼着《皇明祖训》里的“藩国当恪守臣节”这一句话。
在他默默的一遍又一遍的咀嚼时,窗外寒风也在呜咽,仿佛在提醒着他朝鲜的脆弱,也在提醒着这句话就是他将一辈子遵守的金科玉律。
“邸下,右议政朴大坤求见。”
就在李暊出神的时候,书房外的内侍轻声禀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