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朱载坖未来要重视的西域诸地。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这些地方也都是自古以来。
只不过囿于现实,朱载坖现在只能连哄带骗的忽悠着鞑靼往那边扩张,然后大明腾出时间和精力,去经营更加容易获取利益,增强国力的海洋。
只要等到大明将海洋上的利益与秩序都捋顺,并且以此获取到巨额的回报之后。
那么将来收复阔别中原王朝近千年的西域诸地,也不过就是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
所以对于朝鲜,朱载坖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反正朝鲜就是一处被限制在贫瘠半岛上的蕞尔小国。
到时候,大明将其关键的港口岛屿控制在手里就行了,至于那所谓的三千里锦绣江山,他们喜欢关起门来充大头,那就让他们一直装就是了。
毕竟那么穷,那么贫瘠的地方,真要是将其以武力的形式强行合并,肯定是得不偿失,极不划算的一场政治买卖。
如果真要朱载坖选择的话,朱载坖更愿意再往北一些,实控更北边的库页岛以及白令海峡。
只要将两处地方控制住了,那么将来不管是沿着东北的海岸线去美洲,还是控制进入北冰洋的关键要道,那对于大明而言,都是无比重要的。
当然,以现在的气候和科技能力,朱载坖也只能是畅想畅想了。
毕竟很快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就会迎来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小冰河时期。
到时候,天气苦寒,气象混乱。
动不动就是能冻死人的低温,动不动又是长达数年的干旱,疫病,蝗灾等等考验生死的难关。
所以,与其将目光看的过分太远,还不如趁着现在还有时间与机会,多做一些充分的准备的。
将粮食和物资储备搞起来。
这样一来,真的发生了什么天大的气象灾难和疫病蝗虫这样的令人绝望的黑色恐怖之时,也不至于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末世的降临。
所以,朱载坖接下来的执政重点,就是发展!
就是努力的发展一切生存的机会,努力发展一切能够让生存更加有质量的机会。
除此之外,其他的功业,都可以稍稍退一步再讲。
也可以给后来人留一些机会,让他们也表现表现自己的能力,创造出一个连续数代明君在位的历史佳话。
赵文华和谭纶,以及雨化田,他们三人现在作为大明出使朝鲜的天团使者。
现在也可以说是其乐融融的。
毕竟他们仨之间可没有直接的利益竞争关系,现在被安排在一个使团里出访,自然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三人了。
尤其是赵文华,他的心情更是不一般的好。
前段时间他被调任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上,虽然比起权力可能比担任吏部尚书时,要小了许多。
可是这个位置按照惯例,那可是距离内阁最近的位置。
如果这次讨要罗龙文藏在朝鲜的三百万脏银顺利,又为大明赚来了济州岛,釜山港等地的实控权。
那么等到他风光回京之后,再熬一段时间的资历,未尝不可再进一步,成为风光无限的内阁大学士!
谭纶作为晚辈,虽然也是和赵文华平级的兵部尚书,但是他的根基还是太浅了,资历也比不过赵文华这种历任好几部尚书的大臣。
所以,这一次的谭纶也很清楚的自己的位置,他就是负责居中联络使团与雨化田和戚继光之间的桥梁。
关键时刻他就可以利用自己兵部尚书的身份,直接现场办公完善戚继光出兵朝鲜的公文。
对朝鲜极限施压,让朝鲜上下明白,企图消极抵抗大明,贪污大明钦犯脏银的下场有多严重!
而雨化田这边的心情和自我认知就更简单了。
他只需要在关键时刻表明出自己所代表的大明皇帝态度,让朝鲜君臣明白,此次外交并不是像平时那样宣一道旨,就不管他们内部自己的事情走过场。
让朝鲜君臣明白,大明皇帝陛下的意志不容任何慢待的旧行了。
所以,雨化田也相对轻松不少。
而且雨化田也在想着自己的好处,这次朱载坖虽然没有多么直接的赏赐给他什么,却让他挂了一个御马监太监的头像。
要知道御马监比之司礼监,也是不遑多让的重要职权内监衙门。
是全权负责皇城内外京营大军提调训练的武职太监。
有了这样的身份,这要是能在此次朝鲜之行里面再立新功,即便是不能被提拔为御马监的掌印大太监。
说不定也能被赏赐大红蟒袍!
要知道在宫里当差,排面可是最要紧的。
那些能穿大红蟒袍的大太监们,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比肩内阁六部的超级大太监?
他现在还这么的年轻,若是能够大红蟒袍加身,那以后的前途,肯定也是不可限量的。
说不定也能追一追,宪宗朝的西厂大太监汪直!
这可是雨化田的偶像啊!
当初他和双屿卫总兵汪直一起出海的巡察海外的时候,他就在想,这个汪直能不能给他带来些好运。
现在事实证明过了,汪直确实给他带来的好运,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了更加位高权重的东洋水师监军太监。
这种身份虽然乍一听好像并不怎么厉害,可是实际上确实相当的有地位。
哪怕是戚继光这位东洋水师总兵官,也得给他面子,让他平起平坐的列席在东洋水师的重要军事会议场上。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