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数月,转眼又是一年末。1991年在12月,世界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那就是曾经的超级大国之一的北极熊轰然倒塌了,世界为之变色。
当然这些对于大多数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该怎么过还是怎样过。
1992年1月10日,彭诚又一次出席了香江十大金曲颁奖晚会。自从87年开始,彭诚每年都有几首歌曲进入十大金曲之列,加之他手下的传奇传媒佳作名歌不断,他如今已是香江乐坛顶级词曲作家之一,地位是越来越盛,直追黄沾,罗大保,李宗盛等前辈,甚至有盖过他们之势。因此,他也成了每届金曲颁礼晚会的常客。
“自从谭咏麟退出领奖,张国荣退出歌坛,陈百强、林子祥,罗文等人退居二线,淡出乐坛,你说当下谁能引领香江歌坛?”主持人肥姐笑问台上的嘉宾彭诚,张耀荣。
“你是前辈,还是由你来说吧。”彭诚可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这可是个得罪的活;况且他手下有一家唱片公司,郭福成和李客琴这两年的名气非常的大,还是要辟嫌的。张耀荣可是有香港演唱之父之称,由他来说当然要比他来的好。
“你呀,真是个小滑头。如今你的名气可是大的很哟,你不仅年轻有为,还年轻有才。年轻人嘛就得有冲劲,别象个老头子一样瞻前顾后。肥肥你说是不是?”张耀荣很是欣赏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才有钱,还很尊敬他们这些老人,因此,他才这样说。
“当下,要说是有名气突出的倒是有这么几个人。他们发展的很好,不仅在歌坛,在影坛也是大放异彩。他们几乎垄断了这两年来香港乐坛所有奖项。他们就是张雪友,刘得华,黎明,郭福成,李客琴。金庸先生笔下不是有五绝嘛,那他们就是香港歌的五绝。大家说五绝这个称呼怎么样?”张耀荣笑着对台下的观众大声道。
金庸武侠在香港可谓是家喻户晓,五绝当然知道了。他口中的五人产是当今名气最大的。称之为五绝倒也不错。
“不好不好,你这是拾人牙慧。你说的五人倒是没问题,叫五绝我总觉得不妥当。彭诚你是大才子,你来说说怎么称呼。”
“这么重大的事情哪能是我这个后辈来说,你和张前辈就不要为难我了。”彭诚笑道。
“你是大才子嘛,当然你来说罗,大家说是不是?”肥肥大声道。
“是!”
“你瞧,大家都认同你,你就不要客气了。”肥肥是个调气氛的高手。
“那好,那我就免为其难了。说的不好,请大家多多关照。这五个人是当下香江乐坛曲头最盛,引今时代潮流。他们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他们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就连连内地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
这五位中,张雪友是最具唱功的一位,成熟稳重,在华语地区享有“歌神“的美誉。他的唱片在台湾、新加坡、大陆以及其他海外市场大热,全球范围内共卖出了400多万张,亦打破多个地方的唱片历史最高销量。影视方面,张雪友在1989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以及1990年的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奖;他的成就将会直追迈克尔;我称之为歌王。
刘得华,五人中成名最早的一个,大气魅力十足,他是成功艺人的完美典范,演艺界影、视、歌多栖发展最为成功的艺人之一。影视歌综合王,我称之为综王。
郭福城,擅长舞蹈,以劲歌热舞而著名,时尚动感,我称之为舞王誉。
黎明,是五人中最具文艺气息,外表温文尔雅,具有贵族王子气质,擅长文艺片和电子音乐,我称之为艺王。
李客琴,唱功了得,他的歌多是忧郁情歌,我称之为忧郁王子简称忧郁王。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大家就当一乐吧。”
彭诚笑着对台下的观众道。
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东方日报就把彭诚昨天在典礼晚会上的说辞刊登了。到时候让他想不到的是,香江民众还很认同他的说法,至此,香港歌坛就有了五大天王。与上一世一样,五大天王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造成了香港歌坛的垄断局面,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但同时也制约了香港娱乐界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
“老板,你看报纸。”王家生兴冲冲地走进来递给彭诚一份报纸。
“五大天王。”放下报纸,彭诚笑道。
“我们传奇就有2个。”公司一下出了两个天王,他很自豪。
自从1989年郭福城加入传奇后,彭诚为他写了《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两首歌曲,一经推出,让他声名雀起,1991年,专辑《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一经推出就形成抢购热潮,勇夺四白金销量后,更以迷人的舞姿、俊俏的形象、健硕的身型与清新的歌声渐渐深入人心,人气急升,迅速窜红。
他同时还为李客琴量身写了几首,使原时空没成为天王的他在这一世成了五大天王之一。
五大天王代表着追星族现象的巅峰,五大天王共举办超过1600场个人演唱会,唱片正版销量破一亿张。影视方面,五大天王共获得5座金马奖影帝,4座金像奖影帝。
原时空,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人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人竞争激烈、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
90年代“四大天王”热潮并不仅局限于香港,四人影响力迅速传播到了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以及整个东南亚。香港娱乐圈成熟的包装机制,独特的造星方式,发达的娱乐传媒,让所有人都拜倒在四人的威力之下,四大天王这个炒作概念的成功,使得各自为阵的香港娱乐势力在大方向下团结成为一体,极大增强了香港娱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不可想象的速度占领市场。对内地听众而言,影视歌全方位艺人和讲求形象的香港娱乐包装实在是太过强大,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歌星可以如此定位和制作,而他们的作品准确的瞄准了受众,他们的班底又集结了香港所有的优秀人才,没人能抵挡他们的魅力。
因为四大天王,华夏内地诞生了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追星族,歌迷们开始为偶像做出许许多多狂热举动。各式各样的明星周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出现并热销,四大天王的唱片,磁带、海报、贴纸、卡片均被抢购,而四人的穿着、发型、声线等都被无数人模仿,内地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港台流行文化对生活造成的强大冲击。这一世,有了彭诚这个重生者,四大天王变成了五大天王。
“今后的香港乐坛将是五大天王的天下。那将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五大天王将会创造了香港娱乐史上最辉煌的流行元素,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他们将会垄断香港歌坛,也会将香港娱乐业推向了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