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世子稳重点 > 第854章 功过任评

第854章 功过任评

赵孝骞夺得皇位,此举究竟是篡位,还是名正言顺,当代难论功过,只能留到千百年后,让那些后人们去评判。

可赵孝骞若真能在治下一统华夏,那么夺位这件事根本不会有人提起,后人只觉得很正常,甚至会认为天佑大宋,让他成功了。

不夸张,唐朝的李世民玄武门弑兄杀弟,够残暴吧?

可他当皇帝后,治下了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盛世气象,万国来朝,藩属邻国上表尊“天可汗”。

有了这赫赫功绩,对于玄武门之变,史书和后人骂过他半句吗?

这天下终究是实力决定一切,包括身后名。

当光芒足够耀眼,便可掩盖一切阴暗。

所以,赵孝骞会不会是第二个李世民?

许将没有答案,他只想赶快回到汴京,赶快上任枢密使,踏实本分做好自己的事,为这座江山倾尽自己的精血。

…………

汴京。

政事堂拟出了官员下放的名单。

名单共计百人,下放的地点是京畿范围内的州县乡村。

之所以将地点定在京畿,是因为这是一条全新的陌生的政策,前无古人,只能摸索尝试,首先拿京畿地区试点,如果可行,这条政策将会推行全国,成为常制。

耐人寻味的是,这份百人名单里,新党官员大约占据三分之二,旧党官员占据三分之一。

这个比例恰好跟朝堂上新旧两党的占比差不多。

而所有的人并不全部是主动要求参与,也有政事堂强行指派。

这是赵孝骞的意思,他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同时也要让这些官员下放到地方上忆苦思甜,认真且清楚地体察大宋民间的疾苦。

如今的大宋商业经济发达,朝廷对官员也是高薪养廉的政策,这就导致大宋官场上奢靡之风渐盛,官员们每日都跟泡在蜜罐里似的,对贫苦的民间现状浑然不知,跟百姓完全脱节。

长此以往,大宋终将渐渐腐朽,直至某天,某个人,因为某件事,伸指轻轻一推,偌大的帝国轰然倒塌。

所以正好借着修正新政的机会,赵孝骞才做出下放官员的决定,一举两得。

前提是,这件事没有那么多与权力利益党争等阴暗面有关的破事。

于是赵孝骞才会让皇城司遣出眼线密探,暗中监视那些下放的官员。

如今的赵孝骞才渐渐明白,为何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有自己的一套甚至几套特务机构。

真的,人性经不起考验,任何时候都是。

这便说明了特务机构存在的必要,“监察”和“法律”形成的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压制所有人心中的“恶”。

名单确定了,接下来便是按既定的计划下放官员。

这些都交给政事堂安排,赵孝骞是皇帝,没那么多功夫事无巨细都要管。

当初看赵煦不分昼夜批阅奏疏,可以说赵煦的身体就是被永远堆积如山的奏疏拖垮的。

赵孝骞不会干这种傻事,从现代管理学来说,皇帝只需要管理好政事堂里的宰相,以及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一些首官,再往下一级的人和事,皇帝就不应该过分干预了。

当了皇帝后,赵孝骞确实比以前忙了许多,但也不至于像赵煦那样,到了不分昼夜的程度。

他只盯着政事堂的宰相们,然后宰相们帮他盯着其余的官署的官员,一层层把权力和具体的事务下放。

这才是正常且健康的管理方式。

政事堂忙着召集百名官员,分别跟他们谈话,并且分配百名官员具体的下放地点时,赵孝骞竟然还有闲心在延福宫的后园里散步。

凭良心说,延福宫的规模不算大,可以说在历朝历代的皇宫里,它算是排名倒数的小。

前宫范围的大庆殿,文德殿,秘阁,崇文院等,后宫范围的宫殿稍多一些,但宫殿的占地面积并不大。

从福宁殿出来,绕道坤宁殿,往北穿过迎阳门,便是延福宫的后园,名叫“后苑”。

后苑种满了各种卉绿植,名贵的,普通的,大部分是赵孝骞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草草。

毕竟一个大男人,谁没事关注这种东西。

今日赵孝骞闲逛后园,主要是为了认路。

登基不少时日了,他却连皇宫的整体面貌都没仔细研究过,如果他的下半生注定要住在这座皇宫里,身为主人却连自己家的路都不认识,传出去别人会以为这个皇帝是天生弱智,江山要亡。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我以源纹入神道 前引 异界的崛起之路 我也想纯情,但她们不允许 洞玄真仙 贫道镇元子,请鸿钧赴死! 李长生修仙传 凡人:重生张铁,以杀证长生 潜龙临渊 终幕轮回